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石佳音:盛世危言:當「忠烈祠」變成「神社」

李扁二朝推動的「去中國化」,實質就是「再殖民化/再皇民化」,使臺灣人民認同昔日的殖民者,並從日本帝國主義的視角看待中國和自己。馬英九雖已在位7年,但因他的「外省原罪意識」早被李登輝訓練到病入膏肓,患有嚴重的道德殘障,察覺不到這種自輕自賤作法的不當。因此,馬不但延續台獨教改(課綱微調幅度太小、做得太遲,且馬根本無心堅持),也放任在野的綠營不斷炒作反中、仇中意識。去年的太陽花、九合一,以及今年的反課綱微調,就是台獨推動「再殖民化」工程的成果。

林金源:小恩小怨不能凌駕大是大非

老鷹有時飛得比小鳥低,但小鳥永遠飛不到老鷹的高度。
一個統一、自主的國家之人民,所能享受的尊嚴與自由,雖然偶而會因政府的失能、失德、失政而遭壓抑;但是一個分裂國家或是被殖民地區的人民,長期而言,他們所能享受的尊嚴與自由,永遠比不上前者。換言之,國家自由了,人民才有自由。國家有了尊嚴,人民才享有尊嚴。
綠營名嘴鄭弘儀最近說:當年他父親是日本人,中國抗日是與其父為敵。因此他主張照顧其父心情,不要紀念抗戰勝利。

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

石佳音:如果鄭弘儀的爸爸是琉球人


台獨為了去中國化,不惜以日本殖民者視角,看待日本挑起的戰爭。不久前,綠營名嘴鄭弘儀說:當年他父親是日本人,抗日是與父為敵,主張照顧其父心情,不要紀念抗戰勝利。
當年美軍基於跳島戰術,直攻琉球,台灣才免於毀滅。如果美軍選擇台灣,那麼「沖繩戰役」的慘劇就會降臨台灣。太平洋戰爭中「沖繩戰役」傷亡最多,平均每位居民遭受50枚炮彈轟擊、至少12萬琉球人死於此役,超過當時人口1/4。最慘絕人寰的是為避免琉球人投降或洩密,日軍不但逼迫平民自殺,還直接屠殺。

林金源:莎韻的故鄉 只剩莎韻?

「蘇迪勒」颱風造成多人死傷,這是天災釀成的悲劇,盼死者早日安息。1938年一位同樣死於暴風雨下的少女,卻被無端炒作至今。她就是泰雅族的莎韻,不知道她是否安息?
8月8日中時大幅報導「泰雅青年尋根,重建莎韻故鄉」的故事。(此類報導亦見諸其他媒體。)事情緣起是:位於海拔1千多公尺山中的「流興部落」,全村族人在1958年配合政府遷村政策,移往宜蘭南澳鄉金岳村現址,「流興部落」就此消失。近年來,部落年輕人興起尋根意念,一方面徒步走回部落原址,另一方面也想重建部落,讓泰雅歷史文化和部落經濟結合。

2015年8月8日 星期六

郁慕明:琉球地位未定,中國有權過問

新黨主席、前立法委員郁慕明以來賓身份出席了本次研討會。郁慕明表示,根據《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及《舊金山和約》內容解讀,「我們反對日、美將琉球做爲軍事基地,再度將琉球捲入外力挑起的戰火與危機之中,嚴重侵害琉球人民的尊嚴和福祉」。郁慕明並表示,基於中國與琉球自古以來建的道義關係,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的同盟國身份,「琉球地位未定,中國有權過問」,「我們本著中國參與討論琉球地位的國際法權利,尊重並支持琉球在地民族决定自身前途的意願和權利」。

2015年8月7日 星期五

張麟徵:從國際法與國際政治看琉球的未來

一、征服已經不能成為取得領土主權的合法行為 雖然依時際法的原則,法律不溯既往。【註】傳統國際法承認國家可以征服取得領土,但這種主張如今已經時過境遷。否則,英法美日德荷葡等國,豈不都可主張保留其在二戰前在世界各地攫取的殖民地?其實國際法是一種高度演化的法律,受國際政治影響巨大,隨著60年代去殖民主義的興起,前述殖民國家陸續放棄了其殖民地,讓後者獲得獨立。日本何可例外?

曾健民:琉獨與臺獨的差異

一、臺獨和琉獨兩相剋
臺獨運動是戰後臺灣各種反抗運動的一種。臺灣的反抗運動,隨著戰後影響臺灣社會歷史進程的基本結構──中國內戰和美國東亞冷戰,以及臺灣資本主義發展等三種要素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反抗運動以七十年代末(1979年)的中美建交和臺灣國民政府與美國斷交(或者,從「臺美軍事協防條約」轉換為「臺灣關係法」)為分水嶺,可以分為前期和後期。

石佳音:如果臺灣是琉球?

一、前言
綠營名嘴鄭弘儀說:70年前,他父親是日本人,而當時中國軍隊在打包括臺灣在內的日本,也就是說與他父親為敵。所以他反對紀念抗戰勝利。

潘朝陽:從東亞地緣政治看琉球


一、琉球在東亞的地緣區位
廣義的琉球群島從東北起而至西南止,包括奄美列島、琉球列島(日人稱為沖繩列島)、宮古列島及八重山列島。 此群島位於東亞「花彩列島」的中環,介於日本和臺灣之間。它東邊是太平洋而西邊是黃海和東海。其西岸是琉球海溝,即中國大陸棚的邊緣。強勁的「黑潮」從臺灣的西岸和東岸北上之後,匯為一條大脈動沿著琉球海溝北上至日本鹿兒島附近而轉入北太平洋。 琉球群島就是太平洋的洋與東海的海的分隔線,是東亞文明的東緣。它的東亞地緣關係,是南北走向的日琉關係和東西走向的中琉關係。其命運就在這個縱橫兩線的十字路口的拉鋸中而擺盪。

照屋みどり:琉球邊野古新美軍基地反對運動的由來與現狀


沖繩戰役70年後的今天,僅佔日本領土0.6%、人口1%的沖繩,卻有著74%的駐日美軍基地集中於此。自1945年沖繩戰役之後,美軍開始在此統治,廣大的土地被美軍接收。沖繩在美軍統治之下,一切以軍事優先,而且由美軍、美國大兵引起的事件、事故層出不窮,沖繩人的基本人權與自治權未獲尊重、認可。為了擺脫如此嚴酷的軍事統治,沖繩人於是轉而寄希望於(日本)和平憲法,渴望著「日本復歸(回歸日本)」。然而,1972年「復歸」雖獲實現,狀況卻非沖繩人所期望。

石原昌英:琉球諸語的衰退與復興


2009年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世界瀕危語言圖譜」第3版中,公布了日本瀕臨消滅危機的語言有8種;其中6種便是奄美、琉球地區的土著語言(琉球諸語)。本報告就來談談奄美、琉球語言陷入消亡的原因(精神上的殖民地化),以及最近(21世紀)琉球諸語復興(精神上的去殖民地化)的概況。

松島泰勝:政治地位未定地域──琉球



值此戰後70週年,本報告要闡論的是,琉球現在的政治地域──「沖繩縣」是違反國際法的,因此法律地位可以重新爭取。

2015年8月6日 星期四

林金源、石佳音:借鑑琉球命運 省思台灣歷史

70年前今天,美軍在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日本被迫投降,東亞才露出和平曙光。可惜日本右翼未從原爆災難中學得教訓,戰後美國也被私利蒙蔽,背棄戰時盟國。昔日互為死敵的美日反成緊密同盟。東亞和平曇花一現,隨即被冷戰的詭譎風雲取代。美日先抗蘇聯、再遏中國大陸,戰爭硝煙從未散去。

2015年8月4日 星期二

「琉球:東亞和平的鎖鑰─琉球學者與臺灣學者的對話」學術研討會

琉球古國,華夏天下秩序的一員,因其戰略地位重要,1879年慘遭日本併吞,並成為日本帝國主義事業的起點、對外侵略的棋子。臺灣隨之亦同受其害。